井冈山市推进“三村”建设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
发布时间:2024-09-04 08:37:18 游览次数:16

井冈山,两件宝,历史红,山林好。

近年来,井冈山市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,充分发挥丰富的红绿资源优势,积极整合各村资源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大力开展“红色名村、生态名村、产业名村”建设,不断做强红色特色,夯实绿色底色,擦亮金色成色,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,擘画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

红色铸魂·建好红色名村

红色,是井冈山最鲜明的底色。五百里井冈山,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,而古田村就是这博物馆中靓丽的一张名片。

走进葛田乡古田村,一座座美丽的民居错落有致分布,村前的研学基地里,一些学生正在开展研学活动。走一段红军路、做一顿红军餐、唱一首红军歌谣、编一双红军草鞋……来自全国各地的“小红军们”各个不亦乐乎,曾经冷寂的小村庄如今热闹非凡。

2021年古田村以被评为江西省红色名村为契机,深挖红色资源,大力发展红色研学产业,将红色名村建设与红色研学产业发展相结合,引进乡贤投资3100万元打造古田村红色研学基地。修缮了红军桥、红军小道等革命旧居旧址,挖掘了谢思文、谢仁武等革命烈士事迹,建成了民俗村史馆、红色书店、红色大讲堂、井冈山斗争墙绘等学习纪念场所,开发了“成功之路”等红色培训课程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,昔日默默无名的小山村,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红色研学特色村”。

红色研学不仅带来了人气,更带来了财气。

“目前我们已完成改造民宿68栋,拥有接待床位1226张。基地按照‘公司+村集体+农户’的利益共享机制进行运营,学员吃住在农户,农户可每日盈利20元/人左右,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增收致富,同时解决了80余名村民就业。去年我们累计接待研学团队5.4万人次,营业额达600余万元。”古田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荣高兴地说。

围绕建好红色名村,井冈山市打破山内山外、山上山下、村里村外地域限制,坚持全市统一规划,联盟一体统筹,将29个红色名村、24个红色培训教育机构、45个部门单位等资源整合起来,集中组建“井冈山红色名村党建联盟”,通过红色阵地联建、红色基因联学、红色资源联享,不断做大做强红色事业。重点修缮了乔林乡党支部、挑粮小道、“红色墟场”等100余处国家级和省级遗址遗迹;深度挖掘了“引兵井冈”“八角楼的灯光”“李筱甫送白马”等30余个红色故事;精心打造了茨坪—黄坳—汉头、大仓—古田—神山—坝上等13条红色精品路线,不断唤醒沉睡的红色资源。

如今,像古田村这样的新景在井冈山层出不穷,茅坪、源头、新城、古城、柏露……一个个村庄在“遍地红”引领“村村富”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。

绿色塑形·建靓生态名村

石坪村,位于井冈山市碧溪镇西南部,北宋年间依山傍水而建,村里古树成荫,人文历史悠久、自然环境优美。牛吼江挟赣江、禾江之水,缠缠绵绵轻吻而过。

千百年来,两岸村民引牛吼江水灌溉,繁衍生息。江水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,只有岸边的古石桥、古码头和石刻碑帖似乎还在诉说石坪村往昔水贸经商的繁盛。

如今,竹筏漂流的开发,让牛吼江重焕生机。

“我做农民40多年了,谁能想到现在转岗撑起了船当上了筏工。”村民刘开典笑着说,“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这边玩,我每天过来打打零工,还能和天南地北的游客聊聊天,一天能挣70块钱哩!”

石坪村充分依托牛吼江生态优势和古村资源,做好乡村旅游文章,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,用于支持村内道路、人居环境、旅游设施改造提升。“牵手”市场化团队,量身打造了皮艇漂流、亲水乐园、江景餐厅等新业态,石坪村逐渐成了人们访古探幽、休闲度假的好去处。

借助乡村旅游的东风,石坪村还做起了“土特产”文章。

“姜+醋,强强联合,便是醋姜。石坪醋姜以肉质脆嫩,香味浓郁的特点得到各地食客的喜爱……”村内农户李美华摇身一变成为助农主播,在生姜加工基地的直播间里,她通过镜头,热情地向网友讲解醋姜的特点。通过“云端”带货拓渠道,进一步打响了“石坪生态醋姜”品牌知名度,让醋姜走出深山、畅销四方。

“自从搞起了乡村旅游,各家各户都有了新气象,不仅村庄环境更漂亮了,周边村民收入也有大提升。”石坪村党支部书记刘开胜说。

2023年石坪村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,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30余万元,带动周边餐饮、村民小吃等销售收入40余万元,并解决了50多名村民的就业。石坪村实现了由“生态颜值”到“经济价值”的转变。
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

井冈山始终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倡导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,重点发展生态农业、绿色食品、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,积极培育一批休闲农业、观光农业、体验农业等新业态,发展农村电商、乡村旅游、精品民宿、田园综合体等产业,促进一产“接二连三”。

黄坳的漂流、神山的民宿、热水洲的温泉……一批集田园体验、生态康养、旅居休闲、农旅民宿为一体的生态名村正成为推动井冈山乡村振兴的新引擎。

金色强基·建强产业名村

立秋已过,走进拿山镇江边村,一排排标准化大棚整齐划一地横亘在田野上,像一支等待检阅的仪仗队。

在这个不太起眼的村庄,坐落着一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——九丰农业博览园。该园建有6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智能观光大棚,18万平方米连栋生产大棚,50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和1000平方米农业技术培训中心,集设施蔬菜种植、种子种苗培育、农业技术服务、农产品深加工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,被称为农旅一体化的“陆地航母”。

在九丰农业博览园落户以前,拿山镇农业产业发展较慢,主要还是按照传统小农经济的模式进行粗放式的产业种植,农业产业极为分散,几乎没有龙头企业,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。

“要说变化,可大着哩,以前像我们这样的年纪,在城里基本上是找不到工作的,现在不比去城里务工的差。”年近60岁的拿山镇农民刘花兰边忙着摘丝瓜边高兴地说,“以前闲在家也无聊,来这里上班后,每个月能拿2700多的工资,既能赚点零花钱,还能照顾家里。”

“除了务工收益,通过土地出租,村民每年还可以按每亩450斤稻谷获得土地租金收益,同时,公司每年还拿出纯收益的5%用于土地分红和村级集体经济。去年,九丰农业仅工资就发放了300多万,解决了周边150多人就业。”拿山镇副镇长肖婷介绍道。

为建强产业名村,井冈山全力打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战,累计发展茶竹果富民产业44.5万亩,实现了“每个行政村都要有一个以上占地300亩或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产业基地”目标。同时,大力推进“井冈山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,通过统一标准、统一包装、统一售价,确保品质可靠、品牌过硬、市场认可。推动了井冈脆笋、新盛猪肉等19款农产品入驻盒马、华润、山姆等高端商超餐饮。

为进一步拓展市场,井冈山市探索成立“村投”公司,通过组建专业运营团队、整合集体资源资产、引入市场运作手段等多种方式投资经营乡村产业。同时,打造了2000平米的井冈山直播经济总部大楼,建成了17个“井冈红”电商直播间,培育了上百名“新农人”主播,吸纳了23家企业、16个乡镇(街道)入驻,通过开展网络直播带货,不断畅通销售渠道。

睦村的奈李、拿山的蜜柚、新城的猕猴桃、茅坪的黄桃……越来越多的井冈山特色农产品走进直播间、走向大市场,共同绘就了井冈山农业产业现代化新的篇章。

来源:人民日报

赣ICP备2022006309号
网站地图
技术支持:
使用微信扫码分享